2019年6月13日,英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網(wǎng)站發(fā)布題為《Air-to-air missiles: are two heads better than one?》的博客文章,作者是國防和軍事分析助理研究員霍莉·格雷厄姆和軍用航空航天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巴里。博文指出,直到今天,空對空導彈的雙模式導引頭大多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但隨著中國在研的雙模式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這種狀況很快就會改變嗎?
在包括導彈領域的中國空中力量現(xiàn)代化的多項進展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發(fā)展是2016年首次出現(xiàn)的中國新型超遠程空對空導彈。其長度大約6米,以任何標準看,在空對空武器中都屬于重量級。據(jù)判斷,這種武器尚未入役??梢岳斫獾氖?,大部分焦點都集中在其尺寸上,這表明它可能用于遠距攻擊若干種相對緩慢移動的大型目標;該彈似乎不具備高機動性。較少引起評論但可以說同樣重要的是,導彈似乎采用雷達與紅外末制導的雙模式制導。
紅外制導長期以來一直是近距空對空導彈的主要制導模式,雷達制導則更適合于遠距武器。然而,隨著空戰(zhàn)領域再次變得更具挑戰(zhàn)性,武器界對于考慮中遠距空對空導彈采于雙模式制導產(chǎn)生了新的興趣。這是因為主動雷達和紅外制導相結合更難以被對抗措施所干擾,并且(在相同情況下)將提供更大的攻擊成功的機會。
用于中距和遠距空對空交戰(zhàn)的雙模式導引頭的一種替代方案是,戰(zhàn)斗機混合攜帶雷達或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和中距紅外導彈。這是蘇聯(lián)/俄羅斯R-27(AA-10“楊樹”)武器系列和歐洲MBDA導彈系統(tǒng)公司“米卡”所采取的方法。采用該方法,可以選擇對同一目標連射兩枚導彈(一枚雷達制導,另一枚紅外制導),以增大目標飛機的防御難度。中國導彈專家也在考慮紅外成像制導的中距空對空導彈的優(yōu)點,以此作為現(xiàn)役或開發(fā)中的其他導彈的補充。
主動雷達和紅外導引頭
紅外導引頭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使用傳感器來搜索由潛在目標發(fā)出和反射的紅外輻射。早期的導引頭是“熱點追蹤者”(通常專注于噴氣式排氣)。然而,當前一代的紅外成像導引頭使用陣列來構建目標的紅外影像。與主動雷達導引頭不同,紅外導引頭是被動的且不發(fā)出信號,因此降低了被目標飛機防御輔助設備探測到的可能性。
主動雷達導引頭使用雷達收發(fā)器自動搜索、捕獲和跟蹤目標。這類導引頭主要具備兩個優(yōu)點:跟蹤精確并且比半主動雷達制導具有更好的電子對抗能力。半主動雷達制導依賴于發(fā)射載機使用其雷達在整個交戰(zhàn)過程中照射目標。當目標進入導彈射程和導引頭作用范圍時,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允許發(fā)射載機脫離,從而增大其生存機會。
雙模式制導體制
過去,歐美導彈制造商已經(jīng)研究過雷達和紅外成像組合制導方式。因感到威脅環(huán)境減少,加上雙模式空對空導彈成本和復雜性的增加,使其至今未得到快速發(fā)展。
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一直在開發(fā)其海軍裝備的休斯公司AIM-54 “不死鳥”遠距空對空導彈的后繼彈。休斯和通用動力公司的競爭設計都采用了主動雷達和紅外成像的雙模式制導。由于蘇聯(lián)解體,1992年該需求被取消。與此同時,由拉斐爾和雷神公司開發(fā)的以色列“襲擊者”(Stunner)地對空導彈同時了使用雷達和紅外成像導引頭。尚不清楚這種武器或其改型能否用于空對空作戰(zhàn)。
導彈彈體相對較小是同時使用雷達和紅外導引頭的一個挑戰(zhàn)。兩種導引頭需要以提供射頻和紅外能量孔徑的方式封裝在狹小的圓形彈體內(nèi)。一些概念設計采取在天線罩的前端放置一個小型紅外導引頭,而雷達天線置于其后。其他導彈,例如“襲擊者”地對空導彈則使用不對稱的彈鼻設計來容納和提供兩種制導孔徑。中國的大型空對空導彈采用一個傳統(tǒng)的天線罩,似乎具有一個小型輔助紅外導引頭。
中國的這種導彈幾乎肯定也有一個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導引頭,而導彈制造商正在以比雙模式制導方式更快的速度采用這種技術。日本已經(jīng)在AAM-4B上采用AESA,而MBDA法國公司將其用于下一代“米卡”導彈,這是對基本型“米卡”導彈的中期升級。
無論雙模式導引頭技術能否最終在空對空導彈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在勢均力敵或近乎均勢的沖突中,正在開發(fā)和投入使用的導彈都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殺傷力。